在我國社會老齡化日益加劇、人們保健意識越來越強的背景下,上門護理服務需求激增。去年2月,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《關于開展“互聯網+護理服務”試點工作的通知》及試點方案。一經發布,引發了社會各界、尤其作為服務提供者的護理人員的廣泛關注。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,國民觀念的轉變,未來在相關法律、法規制定、護士權益得到保障的情況下,居家護理服務行業蘊含巨大的市場潛力,有望成為醫療衛生服務中的一部分,將優化醫療服務,緩解醫院床位緊張、供需矛盾的現象。
眾所周知,中國有全世界最龐大老齡人口,同時又是老齡化最快經濟體之一。中國老年人生存狀況對中國社會影響巨大,在轉型時期尤甚。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背后的社群關系、產業發展、社會變遷問題盤根錯節在一起。
其次,我國由于地域覆蓋范圍廣,各地區由于資源稟賦和歷史、政策等原因,發展水平參差不齊。既有人口密集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大城市,也有地廣人稀、經濟落后的少數民族聚集地。醫療資源分布出現明顯差異化,除開這些顯性因素以外,設備水平、醫生質量等方面的因素也是顯而易見的。醫療設備和醫療水平的差異帶來了生活質量的差異,這不利于我國社會發展的大局,因此需要依靠制度手段實現改觀。因此,“互聯網+護理服務”應需而生。
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,我國互聯網醫療迎來發展契機,多家醫院上限互聯網醫院咨詢診療以及護士上門護理服務?;ヂ摼W醫療對接醫保支付政策也在杭州、上海率先開啟試點。為此本報記者特別查看了本年度《中國互聯網護理行業專題分析2020》報告。報告鏈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iNkeG77jU8QcFn5JoNk2ZA
易觀數據分析:互聯網醫療用戶付費習慣成熟,為互聯網醫療市場實現多種變現奠定基礎
隨著收入水平提高,健康觀念隨之變化,人們不僅滿足于基本醫療服務所提供的生存保障,對于醫療服務的需求更加多元化,也更具有針對性。消費者更愿意通過互聯網,滿足自身的醫療需求,并且超七成用戶愿意為此付費。而根據易觀千帆數據,截止2019年11月,互聯網醫療行業活躍用戶人數超過2000萬人,具有付費意愿的互聯網醫療用戶基數超1500萬。
Analysys易觀認為,互聯網醫療用戶對于專業服務的旺盛需求,以及較高的付費用戶意愿,為互聯網醫療市場實現多種變現打下堅實基礎。
易觀數據分析:互聯網護理服務行業成長迅速,市場空間巨大,發展前景可期
根據Analysys易觀統計,中國互聯網護理市場2019年行業規模約為29.6億元,約占互聯網醫療市場5.7%左右,行業剛剛進入規范發展階段。
易觀分析認為,互聯網護理市場服務類型廣泛,有護理服務需求的家庭數超過1億戶,但整體互聯網化率不足5%。隨著政策規范與用戶付費意識的覺醒,2022年護理服務互聯網化率將突破30%,市場規模將超過百億元。
互聯網護理服務占據政策高地,有效助力醫療政策改革
互聯網護理試點政策有效推進醫療體系提效降本,各地衛健委積極響應,護理到家服務迎來快速發展紅利期?;ヂ摼W護理服務有效盤活院內資源,促進醫療體系提效降本改革,第三方平臺的加入能夠協助產業進行服務監管。對于互聯網+護理服務行業,建立一套安全性與標準性規范尤為重要。規范的落地不僅需要政策的強力約束,還需要平臺方與技術方的加持。
中國護士基數大,護理服務市場商業化價值轉化具有優勢條件
截止2018年,中國注冊護士數量達到410萬人,遠超過中國執業醫師數量。易觀分析認為,中國護士群體數量巨大,具有較高的服務挖掘空間。同時,護士群體相對醫生群體而言,職業認同感相對較弱。
社會地位偏低也一直是護理人員心中的“痛”。隨著此次政策改革的推出,讓護士從醫院走向社會,在對護理專業認可的同時,也進一步提高了護士的社會地位。這讓作為護理工作者人員倍感欣慰。
互聯網護理服務利用護士業余時間,進行護士上門與多點執業活動,有效實現護士群體存量價值轉化。
中國互聯網護理行業廠商實力矩陣
我們隨機調研了有關“醫護到家”“泓華醫療”“燕護到家”三家互聯網+護理服務平臺,發現此類廠商多居于領先者或創新者陣營,通過平臺聚攏大量醫療資源,通過運營和補貼促進平臺用戶活躍,再積累大量運營經驗,制定行業標準。
醫護到家:基于綜合服務的醫護服務提供者,互聯網護理服務標準制定者,“互聯網護理試點”服務引領者
值得一提的是,“醫護到家”是最早開展護士上門服務的互聯網平臺之一,為此本報記者特別采訪到了醫護到家聯合創始人兼執行總裁王雨飛,對于行業的發展、王雨飛給出了自己的觀點。
王雨飛表示,移動互聯網技術應用的發展速度很快,人們滿足需求的方式越發便捷化,外賣、打車、購物……互聯網實現了一系列對接服務,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。與此同時,人口老齡化、重疾癥增加、醫療成本上升等諸多社會現象出現,快節奏的生活壓力,正在讓更多人的健康需求開始向專業化、便捷化方向轉變。借助互聯網的聯通覆蓋能力,讓護理工作更高效、更精準的對接到患者身上,解決醫療資源不均衡難題,使更多老年人的居家護理得到保障,是我們選擇“互聯網+護理服務”的不變初衷。
技術賦能,互聯網+護理服務內容向邊界延伸
隨著5G技術極大提升信息傳輸的速度與穩定性,在保證互聯網護理服務的實時監控,提升服務的安全性、可追溯性的同時,人工智能也在數據的積累與算法提升,圖像識別、深度學習等技術上,應用于線上問診、疾病診斷。機器人也逐漸應用于手術、換藥等日常醫療操作中。未來互聯網護理服務主體將朝自動化、智能化發展。從而,醫療信息安全變得至關重要。區塊鏈可有效改善網絡安全問題,提高醫療健康數據交換效率和互操作性,提高互聯網護理服務數字化進程。